想必大部分的人都知道SPF,但是對UPF應該覺得很陌生吧。UPF(Ultraviolet
Protection
Factor)就是紫外線防護係數,是特別針對衣物而設計的檢測方式。早在十多年前,澳洲就提出這個檢測方式了。眾所皆知,澳洲天空中的臭氧層破了個洞,因此澳洲人也特別重視紫外線的防護,不單是為了美容(長斑、增加皺紋...),更是怕皮膚癌的機率會增加。所以除了身上塗抹的防曬乳之外,其他的防曬措施也面面俱到。
UPF的數值標示為15~50,數字越高代表防護效果越好。若是測出的數字大於50,則一律標示為50+。舉例來說,UPF 5代表有1/5的紫外線會穿透布料(如一般的白色T恤),UPF 50則代表只有1/50的紫外線可穿透。
來源: www.uv100.com.tw
至於UPF的標準檢測方法,有澳洲的ARPANSA(Australian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Nuclear Safety Agency) 、美國的ASTM International (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International)和歐洲的CEN(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),所以只要認清標章就對了。
UPF的數值標示為15~50,數字越高代表防護效果越好。若是測出的數字大於50,則一律標示為50+。舉例來說,UPF 5代表有1/5的紫外線會穿透布料(如一般的白色T恤),UPF 50則代表只有1/50的紫外線可穿透。
UPF
|
防護力
|
紫外線隔離%
|
15,20
|
好
|
93.3-95.9
|
25,30,35
|
很好
|
96.0-97.4
|
40,45,50,50+
|
非常好
|
>=97.5
|
至於UPF的標準檢測方法,有澳洲的ARPANSA(Australian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Nuclear Safety Agency) 、美國的ASTM International (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International)和歐洲的CEN(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),所以只要認清標章就對了。
什麼樣的衣服能得到較高的UPF呢?簡單來說,布料織法越密,其中的空隙越小,UPF就越高。可以將衣服對著陽光觀察,透光度越低的隔離效果越好。而以材質來分,合成布料如聚酯(polyester)、萊卡(lyca)、尼龍(nylon)和壓克力(acrylic)的防護力比漂白過的棉布來得好;亮面的螺縈(rayon)比黯淡的麻布更能反射紫外線;厚實的丹寧布比薄透的絲綢更佳。以顏色來區分,顏色越深越能吸收紫外線,如黑色。鮮艷的顏色也能吸收較多的紫外線,所以飽合的桃紅色比起淺粉色更具防護力。另外,衣服的尺寸也很重要,若是穿上彈性布料如內搭褲,最好挑選自已合適的尺碼,以免過度撐開後衣料空隙也變大。
勝
|
敗
|
織法緊密
|
織法鬆散
|
合成布料(聚酯、萊卡、尼龍、壓克力)、螺縈、丹寧
|
棉、麻、絲
|
深色、鮮艷色
|
淺色
|
除此之外,如果想要增添衣服的防曬功效,把新衣服下水後再穿也是很好的方法。因為洗過的衣服會稍微縮水,布料間隙也會變小,可以讓UPF小幅提升。若是在洗的時候加入含有抗UV成份(如Tinasorb)的洗衣粉,甚至可以讓UPF大幅增加。至於穿得太舊或褪色的衣服就不適合再做為防曬的用途了,因為效果會大打折扣。
對於防曬衣物的挑選,最讓人煩惱的就是衣料的厚度和設計。雖然織法細密的深色衣服效果確實比較好,但是在炎炎夏日中卻得冒著中暑的危險,而且款式古板的罩衫也吸引不了時髦女性的目光。幸好現在有些布料中直接添加了抗UV成份,只要掌握以上原則,或是確認衣服上有抗UV標示,防曬也能變得既清爽又時尚。
來源: www.uv100.com.tw
來源:http://www.carusofreeland.com/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